爱看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[北宋]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> 章节目录 第 136 章

章节目录 第 136 章

    *

    密州的市舶司坐落在板桥镇,离密州州城有近百里的路程,再往西走走就进了莱州地界儿。

    百里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,快马加鞭的话上午去下午就能到,坐马车走官道也只需要两天。

    清晨的风带着些凉意,正是适合赶路的时辰。

    队伍从密州州城修整好再出发,苏景殊第一次去通商港口很是兴奋,路上看什么都觉得新鲜,“大人,和海外通商那么赚钱,朝廷为什么不多开几个港口用来和海外通商?”

    自古以来重农轻商,不过大宋却和其他朝代不太一样,大宋商业繁荣,商人的地位也没那么低。

    老赵家的眼界还是挺开阔的,市舶之利最丰,取之海上胜于取之于民,他们很乐意派人出海经商去赚海外的钱。

    市舶收入是大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,海上贸易的收入和其他税收不太一样,其他税收进国库,海贸的收入直接进皇家内库。

    大宋的造船业那么发达,海上贸易赚的是外国的钱,市舶司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一样,现在掌握主动权的是他们,多开几个港口应该没什么坏处吧?

    没人会嫌赚的钱太多,港口开都开了不在乎多开几个。

    包拯沉吟片刻,回道,“出海风险太大,海商常走的航道只有那么几条,沿海的港口太多不易管理,也容易让商贾钻漏洞。”

    不过如果港口不够用的话,朝廷也会酌量新增。

    大宋本来只在广州设市舶司,如今南方新增泉州、明州市舶司,北方也有密州市舶司,都是后来海上贸易兴起后新增的港口。

    士农工商商为末,即便大宋商业繁荣,读书人也还是经商不是正道。

    市舶司是官商,官府经商是与民争利,朝臣也不会允许皇家插手太多。

    苏景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再点点头,然后还是不太理解朝中大臣们的脑回路。

    经营大宋境内的生意是与民争利,大宋境外的生意怎么还是与民争利?

    出海那么危险,寻常百姓不会去海外做生意,有船还有胆量的大部分都是官方的商队,赚海外的钱争海外的利怎么能算是与民争利?

    不理解,但是他人微言轻,理解不理解都没有影响。

    夏秋海上多风,商船多于春冬两季出海,如今已是六月,不是适合出海的季节,商队会趁这个季节在市舶司采购货物,等台风季过去就扬帆起航。

    板桥镇有入海口,停靠有很多辽国、高丽、东洋的商船,有时候南洋各国的商队也会过来凑热闹。

    河北、西北的货物在这里中转走水路运到南方各港,南方各港和东洋的各种货物也会从这里转运送至河北、西北乃至辽国。

    那里是是北方最繁华的通商口岸,很多外国人直接在板桥镇买房安家,可以说是个繁华的国际化大镇子[北宋]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(醉酒花间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99626/47670289/